我是名家范 发表于 2018-8-21 17:41:29

朴实无华度春秋——“大师兄”唐庆华的艺术人生



走进海棠里的民俗文化街的渝西民间艺术馆,立即感觉到周身受到一股浓郁的油墨气息的萦绕,代替室内墙面装饰的,是一幅幅早已完成并装裱好的国画画卷。其中有表现人类社会的人物画,有将人类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山水画,也有表现大自然生命力的花鸟画,而我们也有幸见到了协会的副秘书长、书画艺术专委会主任,同时也是一位以画竹见长的民间画家唐庆华先生,但在这个其乐融融的艺术馆里面,人们都亲切的叫他“大师兄”。(左二为唐庆华)唐庆华从小就喜爱书画,小时候由于没有钱买笔纸,他就用小石头在地上进行素描练习或者在自家的院坝附近观察竹子的生长特性。18岁那年,中学毕业的他为了生计开始外出四处打零工,他卖过冰糕,卖过水果,也当过搬运工,每天过着风吹日晒、宿水餐风的日子,虽然没有太多的时间去专心作画,但他常常利用闲暇时间学习钻研一些与书画相关的书籍。
直到19岁那年,唐庆华在一家工厂宿舍里与他的一位室友发生了争执,却没想到从此改变了自己的人生道路。那个工厂所提供的宿舍其实只是临时搭建的一个工棚,许多来这里打工的青年也都住在了这里面,使整个工棚变得十分拥挤,而唐庆华因为占了一个较好的床位,就有一个比他稍微年长一点,块头也更大些的年轻人走到他面前,要求他自己谦让一下,当时同样年轻气盛的他哪里肯妥协,几句口角之后便和那个年轻人打了起来,却没想到他们两人之间不但没有结下梁子,反倒还成为了朋友。因为当时唐庆华依旧保持着看书的习惯,有一次正巧被那个年轻人撞见,看他长时间沉浸在书上的文字和图画中,这个青年终于忍不住对他说:“看你那个样儿是喜欢画画吧,要不要我介绍个老师教你。”后来唐庆华才知道,原来这个伙伴的爸爸就是中国著名的国画画家邓冠云先生。
因为这样一段故事,唐庆华在这个朋友的力荐下终于拜师成功,据唐庆华讲述,自己当时到邓先生门下时,邓先生在永川还没有收别的徒弟,因此自己后来就被人们称为“大师兄”。说起恩师邓冠云先生,唐庆华洋溢起满脸的钦佩和敬意,在他跟随恩师学画的30余年里,了解到邓先生为人随和,平易近人,从来没有跟谁发生过争执,虽然在业内享有盛名,也小有名气,但从不端架子。任何人只要将他自己的画作交给邓先生做点评,邓先生从来都不会拒绝,并且无论作品的好坏都会先说一个“好”字。唐庆华解释道,这样做一来是肯定了作画者求上进的态度,二来是为了不得罪人,无论是谁,倘若自己呕心沥血的画作被一个外人批评得一无是处,心里都难免会有些介怀。
总之,在唐庆华的印象中,恩师一直是个淡泊名利、清心寡欲的长者形象,而他最佩服恩师的一点就是,一个年近九旬的老人虽然有妻有子,但在生活起居上都是自己动手,从来不需要家人的照顾,和家人住在一块儿却有着自己的独立空间。在生活上和精神上都独立的他,只有一心钻研到书画的奇妙世界中去才感到舒坦。用唐庆华的话来说,恩师虽然待人平和,也不太喜欢与人争长论短,甚至极少见他喝酒,也极少见他下棋或打牌,但是一天有老友来访,他却认真地醉了一回并玩了半天,这让唐庆华对自认为已熟知的老师更刮目相看,觉得老师原来是一位重情重义的性情中人。
跟随恩师学画多年之后,唐庆华的水墨画也有了自己的特色,虽然他也曾尝试过山水、花鸟及人物画,但由于他被“岁寒三友”中清秀又潇洒的“竹”所吸引,并且形成了大写意的画竹风格,“画竹除了要画出竹子的生长状态,最重要的是要画出它高风亮节的气质。”大写意的特点就是高度概括,不过分追求细节,而更重视表现画者的思想,唐庆华说,其实在台面上画一幅写意的画只需要十几分钟,但所谓“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在画好一幅完整且让自己满意的画作之前,是需要靠时间来沉淀的,且学水墨画不像学习手工艺,手工艺学精了就可以出师,而画水墨画却是一个永无休止的学习过程。在众多的水墨画作品中,唐庆华的《一路登高》于2014年获重庆市民间文艺家协会首届渝西片区民间文艺作品展优秀奖,“一路登高,君为伴”,他以前半句作为命题主要是为了引出后半句的深意,这里的“君”指的就是竹子,也就是说,一个人的道德和行为要有“君”中竹子那样的气质,才有可能一路登高、步步上升。此外,还有一层含义就是,人在年事已高的时候回顾自己以前走过的路,是否能用“君子”来衡量自己的品行。他还说曾有人想以两万元的价格收买今年“七一”期间,展出的一幅他们四人合作的巨幅人物画,唐庆华婉言谢绝了,他认为应该把这幅众人智慧的结晶好好地留作纪念,这是是不可以完全用金钱来衡量的艺术珍品。(与著名画家翁长龙先生合影)除了作画之外,唐庆华还在永川区的一号站开了一家装裱画作的门店,“最好的事情就是干自己喜欢的工作”唐庆华说作画和装裱都是自己很感兴趣的事情,以前的自己打过许多零工,但那都是为了生计,人生在世不得意之事十有八九,如今能做上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也算是遂了一大心愿。每天上午在装裱店工作,下午到渝西艺术馆值班或作画,偶尔也接待来访者或者与同道交流,过着这朴实无华但清雅、高洁的平淡日子,他感到充实而且满足。来源:永川民协

刘丛恺 发表于 2019-12-2 09:30:25

“最好的事情就是干自己喜欢的工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朴实无华度春秋——“大师兄”唐庆华的艺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