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下的智能交通,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大数据(big data),或称巨量资料,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透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而智能交通系统包含智能公交、电子警察、交通信号控制、卡口、交通视频监控、出租车信息服务管理、城市客运枢纽信息化、GPS与警用系统、交通信息采集与发布、交通指挥类平台等细分行业,主要应用于城市交通。在大数据时代,城市的智能交通与大数据必定发生各种联系,通过大数据带来的技术突破推动城市交通迈向全面信息化时代。产生实效的城市交通大数据的集成和挖掘应用对于智能交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智能路况分析能提高交通运行效率。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完善,将先进的信息技术、通讯技术、传感技术、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公路监控体系,极大提高了监控、管理、服务效率。各功能系统产生快速、大量、多样的数据,然后经过高效的数据查询、分析处理,可实时准确获取公路交通信息,为交通管理和交通信息服务提供数据支持,从而有效地缓解交通拥堵,并快速响应突发情况。比如应用传感技术获取道路结冰、雨雪、大雾、事故、施工等信息,建立交通信息发布及服务系统,为出行者提供准确的出行信息,以便出行者确定最佳的出行时间、交通路径及交通方式。
智能行为分析能协助违法监测。在传统的道路监控中,闯红灯、超速、逆行、等功能已经被人们所熟知,如今结合图像智能分析能够更加精确地识别车牌颜色、车身颜色、车型、车标、车辆品牌等属性,并且能实现不系安全带、接打电话行为检测、遮阳板检测等众多智能行为分析检测,以更好的规范驾驶员行为习惯,遏制事故与违法源头,同时也为交警实现非现场执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智能研判分析能提供决策依据。现在涉车涉驾的刑事案件越来越多,智能交通大量的卡口和电警系统在事后通过车牌查找车辆轨迹行踪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传统方式对于海量的视频数据、图片数据、过车数据依然停留在事后被“查”“看”阶段。如果利用交通数据智能研判系统无缝对接城市卡口系统,就能运用云计算、车辆特征二次识别、大数据挖掘等技术,对部分交通行为或事件深度二次分析,从而预测抢劫、枪击等犯罪行为可能在何人、何时、何地发生,达到“事前预警、事中打击、事后侦查”的效果,为公安的治安、指挥中心、刑侦、交警等不同的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智能拥堵分析还有助城市交通规划。随着我们城市汽车保有量的不断上升,城市道路拥堵问题日益严峻。通过大数据建设道路交通指数,能够得知拥堵路段、拥堵时间、拥堵空间等信息,再通过数据分析掌握现状,找出规律并进行预测,为城市道路、轨道交通、公交系统等交通设施的建设提供依据和帮助。
当然,在看到大数据对智能交通应用的诸多好处之时,我们也应意识到大数据还给智能交通带来一应的问题与挑战,比如信息安全问题。由于智能交通兼具交通工具带来的移动特性和通信传输所使用的无线通信两方面的特点,因此潜存无线网和移动网两大类型网络的安全问题,并且实际上在信息的收集、传输、信处理各个环节,智能交通都确实存在较为严重的信息泄露、伪造、网络攻击等安全问题,这亟须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同时还存在数据关联复杂、海量数据价值密度、资源利用有效率、标准和技术规范等方面的问题,都需要科学理论和技术的进一步突破。
我国现大力推动智慧城市的规划建设,而智能交通仅仅只是智慧城市的一部分,大数据就是实现智慧城市的核心,未来大数据将会像人的血液一样,遍布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化教育等智慧城市的各个领域,为其提供强大的支持。通过大数据的力量,数据共享成为可能,用户能掌握真正的便捷信息,从而让城市生活更方便、有趣。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