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索通(永川)律师事务所简介
重庆索通(永川)律师事务所,系索通律所于2012年成立的第一家分所和渝西片区办公室。重庆索通(永川)律师事务所成立以来,依托总所的丰富资源和专业团队,先后为中共永川区委、永川区政府、中共永川区委政法委、中共永川区委组织部、共青团永川区委、永川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永川区金融办、重庆红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国网重庆永川供电分公司、永川万达广场、中国银行重庆永川支行、工商银行重庆永川支行、农业银行重庆永川支行、建设银行重庆永川支行、邮政储蓄银行重庆永川分行等政府机关和企业单位提供法律服务。目前拥有10名常驻专职律师及辅助团队,均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当中有3人获得法学硕士学位。
索通创办于1995年,是中国西部第一家由归国留学的法律专业人士设立的合伙制律师执业机构。2003年,索通率先实施公司化管理改革,打破传统单干模式,组建按不同专业分工且紧密合作的律师团队,将索通从一家主要从事涉外服务的专业所,迅速发展成为中西部最具规模最具成长性的商务所。2012年起,索通实施转型发展战略,短短两年时间在重庆直辖市内率先实现业务地域和服务领域的两个全覆盖,再次转型成为全国一流的新型区域性综合大所。
目前,索通定位于中高端法律服务,重点服务本地区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和商业客户,包括小微企业的常年顾问咨询服务,以及刑事、婚姻家事及其他民事等个人法律业务,分布在永川(渝西)、万州(渝东北)的片区办公室,分别在各自地域内为委托人提供全方位的综合服务。此外,作为中国影响最大的律所联盟“中世律所联盟”的创始成员,索通把满足客户在重庆之外的跨区域需求始终作为自己的任务,除继续加强与国内外一流大所的紧密合作之外,还通过与全球各地联盟成员所的合作交流,共同努力将全国乃至全球最优业务资源及经验提供给索通客户。
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今天的索通已形成具有独特而稳定风格、与国际化法律服务规范接轨的团队化执业模式,实现了全所范围内的资源共用与信息共享,并建立起统一的法律服务标准和流程,每年为数百家企事业客户和众多个人客户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
秉承“职业化、专业化、团队化”宗旨,索通从未停止过对吸纳和培养优秀人材组成为一流业务团队的探索,其中已获得相当影响力的专业团队有:房地产与建筑工程团队、金融证券团队、企业改制及重组并购团队、涉外事务团队、知识产权团队、重大商事纠纷团队、银行批量诉讼团队等。此外,索通在刑事辩护、婚姻与继承、侵权损害赔偿等领域,也吸引了众多具有丰富执业经验的著名律师加入,他们在这些领域的影响力为索通作为新型区域性综合大所奠定了更为牢固的基础。
索通在重庆地区现有200余名专职律师及辅助人员,还有部分律师受客户委托长期在香港、大陆沿海地区工作。索通律师均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当中有不少人在美国、英国、俄罗斯、日本、法国、韩国以及国内著名大学获得法学博士、硕士、双学士及其他学位,个别律师同时拥有国外律师执业资格。更为重要的是,相当部分索通律师具有十年以上的执业经验,有不少律师曾经长期在政府机关、司法机构和国内外企业从事法律实务工作。在索通看来,接受良好的专业教育培训与取得丰富的执业经验,是确保律师对各类问题始终保持非凡判断能力和独到解决能力的关键,索通一直致力于促进律师对二者的不懈追求。也正因为如此,索通才以其严格而先进的管理机制,培养和造就了一支高素质的职业律师团队,并通过对众多客户提供的优质法律服务,得到普遍赞誉,从而成功塑造了索通律师品牌。
二十多年来,聘请索通律师提供法律服务的客户,包括各级政府机构、国有控股集团、民营集团公司、大型外资企业等,涉及投融资、房地产、制造、能源、金融、旅游、零售、化工医药、传媒等诸多行业领域,其中相当部分客户为世界500强企业、中国500强企业,及其他在其所在领域颇具影响力的知名机构。近年来,每年有超过四百家客户聘请索通为法律顾问,且续聘率达到95%;此外,每年还有数百家客户委托索通为其提供专项服务、代理诉讼案件或以调解协商方式解决争议。
索通律师以出色的工作赢得了行业和社会的普遍肯定,近年来索通荣膺的荣誉,主要包括司法部“全国优秀律师事务所”、数届“重庆市优秀律师事务所”、连续多年的ALB(《亚洲法律事务》)“西部地区律师事务所”、连续七年的China Law & Practice(《中国法律与实务》)“年度重庆律师事务所”、Chambers(钱伯斯)“商事法第一等律师事务所”、ALB(《亚洲法律事务》)“2012年发展最迅速的中国律所”等等。
作为索通执业模式的代表性人物,执行合伙人韩德云除以其诚信品质和精湛技能赢得客户口碑之外,多年来一直活跃在中国律师参政议政的舞台上,从2003年起连续四届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此外,索通还有几十名律师分别担任市、区(县)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以及其他社会职务,他们对社会的奉献和影响力愈来愈得到方方面面的肯定和赞赏。
今天的索通一如过去,始终紧跟中国经济社会改革的步伐,继续引领着行业创新发展的潮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