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盘加推资讯
中交·世通国际
查看: 23931|回复: 0

家有“宅童”父母怎么办?

[复制链接]

132

主题

325

帖子

710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710

社区QQ达人

发表于 2015-7-16 09:0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重庆

以前提到孩子,大家脑海里浮现的总是草地上、田野里一群群活蹦乱跳的小身影;可说起今天的孩子,很多人想到的却是对着电脑、目不转睛点鼠标的“小眼镜”。

“宅童”年龄越来越小

最新公布的《中国青少年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调查报告》显示:在休息和节假日的空闲时间,学生 最喜欢做的3件事是:上网、听音乐和看电视,出去运动的不足30%。而日前公布的《中国城市儿童户外活动蓝皮书》调查显示:27.7%的青少年每天户外活 动时间不足1小时,相反有12.45%的儿童平日每天看电视玩电子游戏的时间超过两小时。

电子产品越来越丰富,对孩子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大。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家长在外吃饭聚会时,孩子调皮不听话,就会把iPad当做灵丹妙药丢 给孩子。还有些家长忙于事业,在家没有时间照顾、陪伴孩子,也丢给孩子一个iPad或者iPhone,家长感觉是轻松了,孩子却很有可能从此对电子游戏上 瘾,对其产生了依赖,平时在家玩电子游戏打发时间,孩子的“宅”,与之有很大的关系。

另外,有些孩子自信心不足,性格偏内向,缺乏安全感,很怕和小伙伴一起玩;也有不少家长觉得外面不安全,担心孩子出去运动有危险,所以把他们限 制在狭小的家庭空间内。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如果家长喜欢待在家里,缺乏运动的家庭氛围,自然也不可能多带孩子出去;家长重学业轻健康的心态也会影响孩子们 户外活动的时间。当然,也不排除孩子回家后没有玩伴。





改变孩子的生活方式

英国一家慈善机构日前指出,因为长时间“宅”在家中玩电脑游戏,如今很多孩子的社会交往技能迅速滑坡,他们看上去总是神色茫然、心不在焉,时间久了,面部表情也变得生硬、僵化,不会与人说话、交流。

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表示担忧,长此以往,我们的下一代可能变成足不出户的“室内儿童”。

要改造“宅童”,首先要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让孩子走出去,多参与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具体说,就是要控制孩子看电视、玩游戏的时间。每次在半 个小时内,而且要和孩子事先约好。家长周末最好带孩子到户外运动,爬山、郊游、散步、晒太阳,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接触大自然是最好的运动方式,让他们喜 欢上户外活动,而不是整天赖在家里。

从小培养孩子对运动的兴趣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孩子逐渐就能养成运动的习惯。户外运动不一定是激烈的运动,全家一起放放风筝、踢踢毽子、转转呼啦圈、跳跳绳、抖抖空竹等都可以,孩子运动了、身体强壮了,亲子关系也融洽了。

专家表示, 7岁以下的孩子,尽量不要接触电脑游戏,而要在现实生活中多和小伙伴一起玩耍,让孩子在同伴中成长,培养社交技能,多做户外活动。有心理专家建议来个“社 交离线日”,让孩子感受真实沟通的乐趣和意义,而不是一直盯着手中的iPad。只要孩子在户外和小朋友们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始,他们的健康状况就会一天好似 一天。


希望夏天赶快过
头像被屏蔽

0

主题

0

帖子

206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206
发表于 2015-7-25 09:02:2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北京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0

主题

0

帖子

206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206
发表于 2015-7-26 14:57:1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北京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