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墓是古代墓葬的构造形式之一,是在石崖上凿洞穴为墓室,以石棺椁为葬具,属于一种厚葬之墓。 卢岩崖墓群位于重庆市永川区陈食街道办事处。崖墓群集中分布于南北长约800余米、高约20米,面积约12000平方米的崖壁范围内,现发现48个墓室,始凿于东汉至六朝,该崖墓群多为多重门楣,长方型墓室,顶分窟隆和覆斗形,素面墙体,部分留有錾痕,少有墓室依壁凿石函,置活动棺盖。从左至右为1号墓-48号墓。 最为典型的34号墓为四层门楣,门框高1米、宽0.7米、厚0.5米。墓室内部壁面留人字形凿痕。墓室呈长方形,长2.4米,宽2米。底部整石打造一石棺,长2.1米、宽0.7米,高0.4米。墓顶为拱形顶,顶高2.3米。 3号墓为单层门楣,门宽1米、高1.4米,墓室内部呈长方形,长2米、宽1.7米。5号墓、12号墓、18墓室长方形,覆斗顶,素面墙,在最外层门楣上,特别装饰圆雕筒瓦屋檐造型。30号墓石函外侧面上浮雕刻有回纹、古钱纹、锯齿纹等。39号墓设有灶台及壁龛等,墓顶为穹窿顶,顶高1.5米,四周的墓壁高1.2米。 该崖墓群于1987年第二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中被发现,大体分一至三层排列,高低错落,左右毗连,但保存较差,早年被盗扰破坏,石质风化严重,墓门洞开,室内部杂土堆积。1988年,永川县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永川撤县建市后为永川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永川撤市设区后为永川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