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永川区吉安镇石松村胡家屋基村民小组,有一座大型石碾十分引人注目。该石碾制造于清代晚期,由碾盘、立式碾滚子两部分组成,碾框子、碾管前、碾棍等其余构件均已不见。石碾的碾盘呈正圆形,直接依附于地表的青石坝制作而成,直径约有4.6米,其外缘有一道深约0.28米、宽0.5米的环形碾槽,用于引导碾磙子碾压谷物。石碾的碾滚子立于碾盘的环形碾槽内,其正立面呈圆形方孔状,表面以圆心为中心刻有大小两道弦纹,远观形如古代铜钱。碾磙子也由青石打制而成,直径约为2.1米,中心处厚度约0.32米,边缘厚0.15米,边缘呈弧形。石碾的碾盘由于泥土常年覆盖因而保存较好,碾滚子则由于风吹日晒、微生物侵蚀表层略有风化。石碾的其他构件如碾框子、碾棍等均已不见踪影,据推测应该是由于该碾盘在早年使用过程当中因设计缺陷或操作不当而遭到损坏,最终该石碾遭到废弃,除碾盘、碾磙子以外的其他构件也未得到保存。该石碾体量较大、保存较好,对于研究近代永川地区的农业生产与民风习俗具有较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石碾,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滚压碾磨工具,通常以石料打制而成,由碾盘(碾台)、碾砣(亦叫碾磙子)、碾框、碾管前、碾棍等部件组成,用于碾压各种谷物,使谷物从壳中分离或成粉末状,是我国古代居民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工具,至今仍有部分地区还在使用。石碾通常由一个平面呈圆形的碾盘和一个圆滚柱形或圆盘形的碾磙子构成,碾盘中间插有一根木柱子,是整个石碾的中心轴。碾磙子用木框罩住,一头固定在中心轴上,一头用人力或畜力推动,以碾盘中心木柱子为轴做圆周运动,用以碾压需要脱壳或成粉的谷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