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盘加推资讯
中交·世通国际
查看: 44345|回复: 0

【发现|33期】铜镜

[复制链接]

60

主题

906

帖子

1176

积分

略有小成

Rank: 3Rank: 3

积分
1176
发表于 2018-7-2 11:3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湖北
   铜镜,是一种以青铜为主要原料而制作的镜子,其流行于古代各个时期,是人们不可缺少的一种生活用具。铜镜的主要材质为青铜,而随着合金技术的进步,铜锡合金以及铜和银、铅等金属物质制成的铜镜开始出现。铜镜一般制成圆形或方形,其背面铸有铭文装饰图案,正中铸有小钮以穿系,其正面则以铅锡磨砺光亮,以至于清晰照面。
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铜镜,大约产生于公元前2900—前2700年伊拉克的基什遗址中,我国最早的铜镜出土于齐家文化(约公元前2000年),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商周时期,铜镜开始大量出现,至战国时期开始盛行,产量大增。到了汉代,由于民众日常生活大量需求,加之西汉中叶后经济飞速繁荣,铜镜制作技术有了大幅进步,故铜镜制作工艺逐步精良,铭文、图案等装饰元素也开始丰富起来。到唐宋时期,铜镜发展进入高峰,不管是质量还是产量都得到大幅提升。而到了明清时期,随着近代玻璃的诞生,铜镜制作开始从实用转而为仿制古镜,产量急剧下降,铜镜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永川区文物保护管理所收藏有6件铜镜,时代多以宋代或明清时期为主。这些铜镜制作精细、铭文丰富,具有一定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喜报三元”铜镜(图1、图2),直径9.6cm,厚0.3cm。

图1 “喜报三元”铜镜 背面.JPG

图2 “喜报三元”铜镜 镜面.JPG




“五子登科”铜镜(图3、图4),直径8.7 厚0.1。


图3 “五子登科”铜镜.JPG


图4 “五子登科”铜镜 镜面.JPG



葵边铜镜(图5、图6),直径12.8 厚0.4。

图5 铜镜 背面.JPG

图6 铜镜 镜面.JPG

我国自隋朝开始实行科举制度,遵循“学而优则仕”的原则,摒弃了门第、权贵之限,根据考试成绩录用人才。自此,科举制度一直被后朝沿用,直至清朝末年。通过科举考试的途径致仕而光耀门楣,成为了古代书生及其家族的美好期望,铸有“状元及第”、“喜报三元”、“五子登科”等铭文的铜镜也由此大量出现。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