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就是先立好规矩
但是,是给谁立规矩?
说起立规矩,相信大多数父母马上就在想:“确实要给孩子立规矩。”立规矩,并不是“给孩子立规矩”,而是指家庭、父母自己和孩子都要遵守的规矩,是家规。守家规的,首先是家长自己。家规,是指既要有传承又要符合新时代核心价值观的新家规。

家庭教育不是教育孩子,而是一种互动
有时候不知道是谁教育谁?
一位爸爸教育孩子要诚实,不说谎。结果有一天这位爸爸中午要睡觉,就告诉孩子:“如果有人来找我,你就说爸爸没在家。”结果爸爸睡觉时,还真有人来找他了。这孩子就跟那个人说:“我爸爸在睡觉。但我爸爸跟我说了,如果有人来找,就说他不在家。”
这个故事有两层意思:
一是如果父母教孩子一套,做的又是另外一套,那么你再讲一大堆这个那个的道理,也并不一定能变成孩子的实际行动,或者变成他真正接受的那部分;另一层意思是,这孩子确实不说谎话,非常诚实,那么孩子就有比我们做得还好的地方,值得父母学习。
家庭教育是父母与子女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一个过程,而不是家长在教育孩子,它是一种互动。另外,现在大家对所谓的“教育专家”有所反感,就是因为专家经常在说,出现什么问题了,应该怎样……但实际上,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应该有不同的教育方式,不是专家说只有哪种教育方式才科学,你的不科学。也许恰恰家长自己的方式更好,因为更适合自己的孩子。其实,我看专家在面对自己孩子的时候,教育实践也很难。有些专家说得挺好,自己的家庭教育也不怎样。
把断裂的家风重建起来
任何教育的难点都在于转为实际行动
家庭教育的最重要的目标,把孩子教育成什么样的人。在古代,有很多著名的家训,如《朱子家训》《颜氏家训》等,这些家训就是当时的家庭教育,要求家族世代都按照其中的标准去教育孩子,把孩子培养成那样的人。这些家训所传承的,就是一个家族的家风,非常严格,但又充满智慧,更是这个家族共同遵从和认同的价值观。重视家庭教育,现在可能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同,但是怎样强化家庭教育,可能认识并不完全一样。各位专家都有不同的角度,有法律角度;有家长责任和教育方法的角度;有教育规律的角度,都非常好。现在的难点就在于,怎么把我们这些道理转化为实际的行动。我们也不能过多地责备现在的家长,比如说现在的家长缺乏责任感,缺乏示范作用,存在着家庭暴力等,因为很多家庭教育存在着家风断裂的问题,就是父母的家长,就没有传下来一个好的家风,所以父母也不知道传给孩子什么。家风是世代相传的主流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和规矩。所以,我们提倡建设现代家风。
现代家风一方面要继承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而我们民族的家风,往往是通过家训、家规等来表述的,没有一个是政府制订的,都是民间自己创造。另外,还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又能抓住“怎么对人,怎么对家庭,怎么对他人,怎么对社会”这样一些基本价值准则,这个又可以说是一种习惯,包括人的行为习惯,思维习惯和反应倾向,后者则实际就是价值观,可以预见一个人。比如看到别人需要帮助,是马上过去帮,还是事不关己地走开,这就是反应倾向,是一个人的价值观。习惯培养加上我们刚才所说的家规,就可以成为我们新家风建设的具体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