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已经进入秋季,天气逐渐转凉,容易引发多种疾病,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防控形势下的人们,该如何来为身体筑牢“防火墙”呢?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防御系统,抵抗外部病毒、异物的入侵,也能处理体内衰老、损伤、死亡的细胞。免疫力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是否容易患病以及病后预后情况的最重要指标之一。 当病毒或异物冲破防线侵入人体后,在无特效药物作用下,人体免疫力就是对抗疾病最有效的“药物”。
研究证明,多吃盐有害免疫力。高盐会扰乱肠道菌群,甚至有害免疫系统功能。
人们早就发现,血糖过度上升的糖尿病患者,和血糖正常者相比,身体的抗菌能力、抗病毒能力均显著下降,甚至癌症风险也会上升,这些都与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密切相关。
蛋白质太少或太多都有害免疫力。营养不平衡,抗氧化物质不足,膳食纤维不够,这些都会影响到肠道菌群的健康和免疫系统的功能。
到点不吃饭有害免疫力。澳大利亚科学家近期研究发现,人体的肠道免疫功能具有昼夜节律,而这种规律和吃饭时间有关。到了饭点,如果及时吃饭,则免疫功能增强,有利于预防可能出现的肠道感染。
研究表明,长期通宵熬夜会严重破坏人体免疫系统,从而更容易感染病毒。充足的睡眠要保证醒来时体力恢复、精力充沛,一般成人每天睡眠时间在7~8小时,老人也不能低于6小时。美国健康协会的一项研究发现,酸奶可以使“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降低,并将尿路感染的风险降低47%。某些酸奶中所含的益生菌,更可以大幅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美国马里兰大学医疗中心研究发现,常吃大蒜不仅有助于提高免疫力,还能帮助防止心脏类疾病。大蒜素对肠胃有一定刺激作用,肠胃疾病患者要少吃。民间一直有喝鸡汤治感冒的说法。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大学医学中心一项研究显示,蔬菜搭配鸡汤具有一定的抗炎效果,有部分消除因感冒引起的炎症的食疗作用。研究表明,蜂蜜中的抗氧化剂是提高免疫力的助推器;生姜是天然的镇痛剂和解毒剂,有一定对抗感染,消灭流感病毒的作用;柠檬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有抗氧化性。富含抗氧化剂和维生素C的食物,能够保护身体免受自由基的侵蚀和有害分子的损害,促进免疫系统健康。下午3、4点后,人体精力开始衰退,此时,喝杯下午茶或咖啡、吃些点心不仅能补充热量,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还能缓解连续工作后的疲劳,通过自我调节,保持自身免疫系统健康。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一项报告显示,运动能够帮助“冲洗”肺部细菌,还能使白细胞流通更迅速,提高免疫系统检测疾病能力。现代人工作压力大,但在身体基础状况正常的情况下保证每周五天,每次30分钟~60分钟的运动量即可,步行6000步以上、骑车、打羽毛球、游泳、瑜伽等都是增加每日运动量的不错选择。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的一项研究发现,常晒太阳有助于降低流感病毒及其他常见呼吸道疾病的危害。与更少晒太阳的人相比,生活在阳光充足地区的人更少感染流感病毒。一般来说上午十点、下午四点阳光中紫外线偏低,既能促进新陈代谢,又可避免伤害皮肤。每次晒的时间不超过半小时,晒完后可以搓热双手,按摩脸部,有清心安神、舒缓疲劳的效果。积极乐观的心态不仅能降低人体压力水平,还能促进睡眠。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发现,笑能增加血液和唾液中的抗体及免疫细胞数量,还能让副交感神经兴奋,降低肾上腺素水平,缓解疲劳,是提高免疫力的良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