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过一天一夜的长途跋涉,我们这支南下的队伍于次日上午顺利到达新兵营。
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老派建筑,营区古色古香,两旁的银杏树像整齐列队的士兵,夹道欢迎我们。说实话,对部队的初印象有点差强人意,感觉它在繁华的市中心显得是那么格格不入。
下车、上楼,大家鱼贯而入。房间里的气氛仿佛凝固了,早已等候多时的分队长声如洪钟,照本宣科宣读人员名单,我们这群来自綦江、壁山和云南三地两省的二百几十号人,最后化整为零,分成5个分队。
旁边有人窃窃私语,几位带兵的班长如何如何,哪个看起来凶神恶煞?哪个看起来慈眉善目?这个时候每个人心里都忐忑不安,如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只能听天由命了。
忙完已经过了饭点,我们如大兵压境的来到食堂。两个比锅大的盆子俨然成了主角,清汤寡水的没有一点油星,一眼就能看到底。像面条又不像面条的东西,后来才知道这是云南人一日三餐都必不可少的米线。也不知是又冷又饿的缘故,还是眼红嘴馋,自己居然狼吞虎咽吃了满满两大碗。
下午,分队长大发慈悲一把,让大家整理个人物品,处理事务、写写家信,那应该是新兵连三个月最惬意的时光了!
晚上,整个人腰酸背疼、骨头都快要散架了,又是一夜未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