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渝西都市报》刊发整版深度报道,详细介绍我局在搭建智慧水务平台,集成运用大数据技术成果提升城市供水能力方面做出的成绩。以下为报道内容: 建智慧水务 保城市供水 ——永川依托智慧水务平台提升供水能力 渝西都市报记者 肖必胜 2月9日(除夕),永川侨立水务管网部经理龙远东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办公室,密切关注城区供水管网运行状态 9时30分,龙远东抬眼看了看大厅的“永川侨立供水管网大数据管控平台”,发现老城区中山大道中段至东段供水异常,出水流量增加到500吨/小时,高的地方供水压力大,低的地方供水压力反而较小。随即,他便接到群众打来的供水故障保修热线:“侨立水务吗?我们这里停水了,大过节的这可怎么办?”龙远东一边安抚群众,一边告知:“不要慌!我们马上安排检修人员前往检查。” 挂断电话后,龙远东迅速安排4个小组8名检修人员巡检供水管网,发现雄丰家园和安居工程等小区供水异常,再经仔细检查,在半个小时内发现位于安居工程的DN200管道有200米发生断裂。检修人员经定位后,关闭了漏水支线,恢复周边其他区域供水,并安排供水车2台,搭建了临时供水点,以保证居民节日生活用水。 经过检修人员加班加点的奋战,终于在下午2时30分,完成了安居工程小区断裂管网的维修,恢复供水。龙远东说,故障从发现到排除,耗时5个小时,如果没有强大的“智慧大脑”智慧水务系统,别说是完成维修任务,就是查出问题,在5个小时内都很难做到。 这个事件是永川建设智慧水务平台,切实提升城市供水能力的一个缩影。 未雨绸缪 建智慧水务 如何提升城市供水能力,提高城市供水管网故障排查维修效率?永川区城市管理局一直在探索。该局未雨绸缪,于2015年开始着手建立智慧水务平台,并依托永川大数据产业园技术优势和永川西部职教基地人才优势,不断迭代升级智慧水务,使城市供水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永川城市建成区面积80余平方公里,城市常住人口80余万人,人口密度大,城市供水点多面广,单单依靠人工手段实现供水能力提升已不太可能。 面对这一压力,永川于2015年开始着手建设供水管网GIS系统,即管网地理信息系统。该系统的建立,对供水工程的设计起到了较大的支撑作用,同时极大提升了永川侨立水务管网部管网抢修的精准度,做到了小范围快速止水。GIS系统还连入手机终端,接入到区城市管理局智慧网络平台,极大方便了供水故障报修与抢险。
技术人员通过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控管网状态。 2017年,永川又在已建GIS系统基础上实施供水管网网格化管理,将城区划分为1000个网格。有了网格化管理,可快速高效地对事件进行查询、筛选、统计。这样的好处是,以网格为基础,对外部可按网格单元进行分析判断,对老旧小区管网改造起到较好的辅助作用;对内部来说,可以按照网格单元进行年度、季度统计分析,哪些事件是发生频次较高的,从而可精准找到解决办法,还可对水质进行有效监测。 2022年,永川智慧水务升级到第三代,即把所有子系统串联起来,实现信息共享,形成“1+1>2”的集成效应。该系统将所有数据汇集起来,形成新的数据,接入厂站信息,对于高频回传的实时数据,能够及时分析管网运行态势。为精准掌握城市供水管网压力情况,永川以平方公里为单位,在城区建立75个压力监测系统。将每个供水单元绑定到网格,以便于统计每个网格用水量、供水总量,用水量数据清晰明了,可精确测算漏水率。该系统的建立,大大降低了永川城市供水的漏水率,始终控制在10%以内。 依托智慧水务 提高管网病患治理能力 “建设智慧水务智能化应用系统,最大的好处就是供水管网病患治理能力和供水效能实现双提升。”在谈到智慧水务的好处时,龙远东说。 这是怎样实现的呢?龙远东介绍道,近几年,永川在GIS系统的基础上,注重应用功能建设,对多个系统进行整合,扩展出城市管网压力监测系统、网格管理、网格与外业工单相结合、网格与营收系统用户数据相结合、厂站数据和分区计量系统有机结合,再对各类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产生更多有价值的数据,更好地感知管网状态,以辅助决策。 在管网管理信息化的加持下,永川供水管理和管网维修迈向精细化。利用网格提取用户信息实现各类短信的精准和快速发送;利用网格统计区域用水量判断管网配置是否合理;利用分区计量系统辅助测漏工作;利用管网压力管理系统实现厂站调度和爆管分析。因此,信息化的建设成果成为管网运维的有力助手。
技术人员利用联网仪器在夜间巡查供水管网 当遇到管网维修、设施更换的棘手问题时,面对较大的停水范围,需要多个阀门共同启闭才能完成任务。侨立水务在被停水区域,适合的管网位置,如在市政消火栓上,搭建临时压力实时在线监测点,随时对数据进行查看,分析管网压力下降速度,能够间接判断阀门启闭度,再结合高程,能为抢修或改造工程提供一个可靠的开工环境和开始点,并有效降低施工风险。 在更换大口径阀门时,利用道路上的市政雨污水管道合理增设泄水阀,能快速泄压和进行排水施工,合理的泄水阀分布,对管网的冲洗也能够更彻底。利用这些方法,2021年至今,侨立水务更换了DN300及以上重要的节点阀门,共计75座,有效推进其他支线阀门的替换,为抢修工作中的快速止水,小范围止水创造有利条件,让局部管网的结构变得更加清晰。 依托智慧水务 提升市民用水满意度 永川区城市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提升人民群众用水满意度作为工作目标,依托智慧水务平台,切实做到惠民有感。 永川区利用智慧水务平台,把用户落到网格上,确保在统计用水量、计算区域管网配置上正确率达到98%以上。当发生应急爆管时,可利用智慧水务平台在网格绑定的用户,迅速提取用户信息,及时告知所发生的事故,事故抢修需要多长时间,大大提高了应急爆管抢险效率,切实提升了用户满意度。
通过手机APP在线监测各水厂数据 智慧监测平台可实施分区计量、事件管理、压力监测,将网格信息和用户信息关联起来。除夕当天发生的管网故障,影响用户多达2万余人,但是有了智慧监测平台的精准分析监控,停水用户控制在700户以内,且在半个小时内完成了事件发生管网的精准判断,而整个抢修过程不超过5个小时。 城市供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通过管网测绘,采集管网数据,数据处理后上传管网信息及附属设施信息(管线、阀门、消防栓等)至GIS系统数据库,建立工程竣工图纸与结算关联制度,定期进行新增管线的系统更新流程,在系统可查看给水管线及附属设施的口径、材质、建设日期等信息。除了基础的给水管网地理数据呈现外,在管网管理工作平台(指挥中心)还可进行抢修工单的登记、分发、办结。同时将整个供水区域划分成不同网格,将用户、管网、抢修工单落在相应网格,实现更加高效的信息化管理。 下一步,永川区城市管理局将结合数字重庆建设的部署要求,继续加大智慧水务的优化升级,集成运用大数据技术成果,为切实提升城市供水能力,保障居民生活用水,建立更加稳定高效、易于管理的智慧水务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