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汇碧,永川得名;千年棠城,万象新生。推行垃圾分类,践行绿色发展,成为全永川的民之所望。永川区按照“普遍推进、全城覆盖、重点培育、典型示范”的工作原则,聚焦“三化”目标、狠抓“三端”建设、注重“三混”治理,全面推进垃圾分类综合治理工作落实落细。全区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覆盖率、治理率稳步提升,一幅幅美好生活蓝图正徐徐展开。 近年来,为高质量推进垃圾分类综合治理工作,永川区聚焦关键环节、强化组织保障,形成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41个区级部门参与的综合治理工作大专班,镇街加重点行业部门的6个小专班,及11个督导小组,形成大专班管统筹、小专班抓重点、督导小组促落实的“1+6+11”工作格局。 同时,积极落实经费保障,区级财政将垃圾分类综合治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障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各街镇和相关部门结合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等项目,将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和垃圾分类工作相结合,切实提升垃圾分类基础设施整体效能;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初步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资金统筹模式,奏响垃圾分类综合治理工作“共治曲”。实行垃圾分类,科学统筹和狠抓“三混”“三端”是关键。永川区在管理上打通分类全链条水平,深入开展生活垃圾“混投、混收、混运”专项整治,高水准提升末端处置能力,按照“1+3+n”思路,依托静脉产业园,健全焚烧发电、渗滤液、厨余处理中心末端处置体系。2023年被住建委评为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基地。进一步打造固废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无废永川”新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永川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优势,提升分类智慧能力“以智促治”,提高居民参与度和分类准确率。由职教中心首创设计制作的垃圾分类智能投放小机器人“小海棠”已正式投用;强化数字赋能,积极依托CRP智慧分类系统,搭建永川区垃圾分类共享示范平台,充分调动由社区党员、网格员、群众志愿者参与的全区2200余名垃圾分类桶边指导员,“掌上”“线下”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全区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增实效。垃圾分类工作的科学管理更需要全民参与。为此,永川区多措并举营造浓厚氛围。做实网格化入户宣传,共计发放倡议书80万余份,签订承诺书60万份;做优线上线下宣传,线上将主流媒体与新兴媒体相结合,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宣传垃圾分类,全区垃圾分类理念进一步提升。 此外,求新思变打造永川特色品牌,创建“垃圾分类·永川阿姨在行动”志愿服务品牌,通过主题广场舞、快闪文艺作品、组建巡卫队、茶竹红领巾等活动。充分利用西部职教基地的优势,联合在永大中专院校组建“洁小青”志愿服务工作站,现已有852个团支部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00余次,居民垃圾分类习惯逐渐养成,垃圾分类“新时尚”转化为“新日常”。长效常态健全的制度是工作落实的有力保障,永川区垃圾分类工作坚持建立清单、联动、考核、学习四项创新机制,聚焦城区、社区、小区示范点建设和典型案例等重点工作,共计开展垃圾分类联合执法检查2900余次,发现问题213起,查处办理案件18件,案件率达到100%,切实保障垃圾分类工作有效推进。 凝心聚力向未来 接续奋斗启新篇。接下来,永川区将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像绣花一样做好城市精细管理,以更强的决心、更大的力度奋进垃圾分类新征程,谱写绿色生活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