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盘加推资讯
中交·世通国际
查看: 10496|回复: 0

【提示】这些野生蘑菇都有毒!

[复制链接]

84

主题

175

帖子

315

积分

初学乍练

Rank: 1

积分
315
发表于 2024-7-11 16:4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海南

近期永川雨水增多,这样潮湿的气象条件让永川很多小树林里都长出了蘑菇,这些蘑菇看着十分美味,但是也可能它是致命的哦!为防止野生蘑菇(毒蘑菇)中毒事件发生,小编温馨提示广大市民:

不采!

不买!

不食!

164034bdolddo880zjddlf.png

164034zxoxbogtmmi5iqqt.png

一、为什么对待野生蘑菇(毒蘑菇)要:不采!不买!不食!

一些野生蘑菇(毒蘑菇)与食用菌外形相似,大众普遍缺乏真菌学专业知识,不能准确的辨别毒蘑菇,极易误食引起中毒。

另外,野生蘑菇中有毒蘑菇与无毒蘑菇往往混生,无毒蘑菇很容易受到有毒蘑菇菌丝沾染,所以即便食用的野生无毒蘑菇品种,仍有中毒的危险。

164035ptogib0thkvmgvmm.png

二、重庆市重点关注的三种毒蘑菇

01

亚灰花纹鹅膏

164034ckg7wv7v2p72kwf2.png

164035c7is5js7isnofs07.png

02

大青褶伞(青褶伞、铅绿褶菇)

164035f8nlfb88sx8lbxfc.png

164035ykowx8sffuzy8fwf.png

03

热带紫褐裸伞(俗称:变色龙裸伞)

164035t95eu1gyd36fef3h.png

164035gtyb336411ss3kqt.png

164035rgf8heiaf8d8v5zh.png

三、川渝地区毒蘑菇一览图

164036k6y56x11g1dm5s01.png

164036eqo8hy2bd4utdtub.png

164036u90ktffm9okfkott.png

四、十大毒蘑菇识别方法你别信

如果你十分热爱采蘑菇

那千万别相信这十种识别毒蘑菇的方法

请找专业人士进行辨别哦

①鲜艳的毒蘑菇有毒,颜色普通的蘑菇没毒。
错!根据颜色与形状不能简单区别蘑菇是否有毒,比如褶孔牛肝菌是颜色鲜艳的食用菌,而灰白色的灰花纹鹅膏是毒蘑菇。
②长在潮湿处或家禽粪便上的蘑菇有毒,长在松树下等清洁地方的蘑菇无毒。
错!干净的树下一样可以长毒蘑菇,比如鹅膏、口蘑、红菇中一些有毒种类也可以生在松林中。
③毒蘑菇跟银器、生姜、大米、生葱一起煮,液体变黑有毒,颜色不变则无毒。
错!“银针验毒”是小说和电视情节,可以验砷化物比如砒霜、硫化物,但蘑菇毒素多为生物碱,不能与银器发生化学反应,不能产生颜色变化。
④有分泌物或受伤变色的蘑菇有毒。
错!有不少毒蘑菇受伤后,不分泌乳汁,也不变色。而有的食用菌,像松乳菇、红汁乳菇受伤处及乳汁均变蓝绿色,却是味道鲜美的食用菌。
⑤被虫叮咬过的蘑菇没有毒。
错!著名毒菌——豹斑毒伞常常被蛞蝓摄食,许多剧毒的鹅膏成熟后同样会生蛆、生虫。
⑥表面粗糙、突起,菌柄有环,或有菌托的是有毒的。
错!许多毒蘑菇看起来很普通,比如剧毒的毒粉褶蕈。
⑦毒蘑菇水一泡就变浑,无毒的泡在水里是清澈的。
错!变浑是因为蘑菇含有浆液,既可能是有毒的,也可以是无毒的。很多毒蘑菇泡水也不会变浑。
⑧毒蘑菇有土豆或萝卜味,无毒蘑菇为苦杏或水果味。
错!蘑菇的气味不仅和品种有关,也和生长的环境有关,毒蘑菇和无毒蘑菇的气味无法分辨。
⑨毒蘑菇做熟就没有毒了。
错!毒蘑菇毒素毒性稳定且耐热,一般烹调方法根本无法破坏,加入其他的佐料,比如大蒜、生姜等,也不能破坏毒素。
⑩年年在同一棵树上采蘑菇都没有毒。
错!蘑菇生长受温度、湿度和光照等自然因素影响,当环境发生变化时,蘑菇生长就会发生变化,产出含有毒素的品种。

164037vvl0g96vlxsykvrv.png

五、万一蘑菇中毒怎么办

若有市民食用蘑菇后出现不适症状,要高度怀疑毒蘑菇中毒,须立即前往医院就医。

千万不能拖延,否则容易引起昏迷乃至死亡等严重后果。

食用毒蘑菇后的自救措施

164037p11kzl0q7zaq2015.png

01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前往医院治疗;

02

采用简易的方法进行催吐、导泻:如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用汤勺等硬质东西或用手指(最好用布包着指头)刺激咽部,促使呕吐,排除体内未被吸收的残菌,减少毒素吸收。

03

患者饮用少量盐糖水,补充体液,防止反复呕吐导致的脱水、休克。

04

已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灌水,以防止窒息,并为患者加盖毛毯保暖;

05

保留中毒患者食用的剩余蘑菇,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及检验查明中毒原因;

06

共同食用相同蘑菇的人员,无论是否发病,应立即到医院进行检查;

07

对于具有6小时以上潜伏期的中毒患者,需及时送至医院进行治疗。


   源:重庆疾控、重庆晨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