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强宣传力度,强化分类落实。为进一步推进永川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落实,不断提升城区精细化管理水平,永川区各镇街持续发力,开展垃圾分类培训会、厨余垃圾和废弃食用油脂日常巡查、垃圾分类“九进”活动活动等,让分类更见成效。 近日,为切实保障城市环境卫生与食品安全,永川区城市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积极行动,对新城周边餐馆开展厨余垃圾和废弃食用油脂日常巡查工作。执法人员深入各餐馆后厨,仔细检查厨余垃圾与废弃油脂的收集、存放及处理情况,严防非法收集行为,以严格的监管措施,筑牢食品安全与环境卫生防线,守护城市的美好与健康。 在永川区全力推动垃圾分类“九进”活动深入开展的征程中,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成为传播绿色理念的关键阵地。近日,一场以家庭为核心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在红河风景和竹映三清小区火热开启,将垃圾分类的“绿色种子”播撒到每一户居民家中。本次活动共上门宣传100余户,发放宣传资料120余份。
4月13日,永川区双石镇双石社区举办“垃圾分类我们同行”活动。本次活动吸了50余名小朋友参与,15名来自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生动且富有意义的垃圾分类课。
4月15日,永川区南大街街道火车站社区组织网格员开展入户宣传活动。活动中,网格员通过发放宣传手册、现场讲解等方式,向居民详细介绍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分类标准,并结合生活实例答疑解惑。此次活动增强了居民的环保意识,提高了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参与率和准确率,助力更多家庭养成垃圾分类习惯。
4月15日,永川区吉安镇组织工作人员在赶集日到辖区场镇开展垃圾分类集中宣传活动。工作人员手持宣传单向赶集群众发放宣传手册200余份,并为现场积极讲解垃圾分类知识,进一步提升群众垃圾分类意识,养成自觉主动参与垃圾分类的习惯,营造良好的垃圾分类宣传氛围。
4月16日上午,永川区南大街街道泸州街社区组织居民组长、网格员、党员志愿者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宣传活动中通过发放垃圾分类“小绿桶”、宣传手册和现场讲解等方式向居民详细介绍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分类标准和分类方法,号召广大群众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此次垃圾分类宣传活动,不仅提高了居民的环保意识,还提升了知晓率和参与率。
4月17日,永川区五间镇组织工作人员在五间镇幼儿园门口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工作人员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进一步提高了居民对垃圾分类知晓率和环保意识,确保垃圾分类工作常态化开展。
4月17日上午,永川中交豪生大酒店作为“问道茶竹·乐游永川明星演唱会”的艺人指定下榻酒店,因明星效应与演唱会热度吸引了大量粉丝及工作人员等。在此契机下,永川区垃圾分类“九进”活动顺势开展,现场设置了“垃圾分类大转盘”和“垃圾分类精准投”等趣味互动环节。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共吸引500余位群众积极参与,工作人员也借此机会向大家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并发放礼品650余份。
4月17日,永川区仙龙镇仙龙社区党支部组织开展“党建引领聚人心,垃圾分类我带头”为主题宣传活动。活动中,社区副书记为党员同志们讲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及相关知识,让党员带头宣传引导居民正确处理生活垃圾。会后组织党员志愿者参与环境卫生大扫除活动,党员志愿者们携带扫帚、夹子、簸箕等工具,对背街小巷白色垃圾进行彻底清理,进一步提升了社区居民垃圾分类意识,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
4月18日,永川区卫星湖街道星湖社区召开垃圾分类培训会,让广大群众全面了解垃圾分类的意议和目的。培训内容分为:垃圾分类的意义和目的、标准和类别、垃圾分类的投放和处理、常见误区和疑问解答、相关法规和责任。社区书记通过精心备课和风趣的演讲,让大家受益匪浅,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当好垃圾分类宣传员、指导员、监督员,为垃圾分类作出新的贡献。
4月18日,永川区永荣镇永兴社区党支部组织党员开展垃圾分类精准投放培训。党员们在活动会议室集合,讲解员通过发放宣传手册、现场讲解等方式,向各位党员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指导党员们如何精准投放垃圾,面对各参训人员提出的问题,讲解员耐心解答,用实际行动传递环保理念。
4月21日,永川区仙龙镇组织指导员、志愿者开展垃圾分类入户宣传活动。活动过程中,指导员、志愿者手拿垃圾分类宣传页,为居民讲解垃圾分类的概念、意义、具体方法等,积极扩大宣传面,提升辖区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重点对容易混淆的垃圾进行详细的讲解,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行动中。
4月21日,永川区南大街街道组织工作人员、桶边指导员在黄瓜山村利用赶集日向居民发放宣传资料100余份,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垃圾分类,进一步提高垃圾分类知晓率和参与率。
4月22日上午,永川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潘文峰率调研组一行深入俊豪宽天下小区,实地调研永川区垃圾分类先锋建设成效。调研现场,区城市管理局分类办主任蒋梓灵以实地讲解与成果展示相结合的方式,系统介绍了该小区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创新举措与显著成效。从醒目设置的小区垃圾分类责任公示牌,到寓教于乐的四分类主题健康步道,从贴心设计的入户分类指导卡,到科技赋能的喜牛智能回收设备,从24小时在线服务的小海棠语音互动机器人,到全域覆盖的立体化宣传矩阵,全方位、多维度地展现了我区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创新实践成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