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最大的敌人,一个是自己,一个是时间。倒是在和李林老师的一番闲谈中,我意识到,也许我们战胜不了时间,但是我们可以超越自己,记录时间。 在满大街流行的美颜相机和清一色的网红脸背后,专业的摄影,似乎才可以被称为等候时间的艺术,一张张精美绝伦的照片背后,往往诉说着一个个时间沉淀下的故事。 这个故事要从2007年说起,在外打拼的他终于决定回到家乡永川。阔别多年,永川这座小城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再不是他记忆里的模样。也是因为如此,他拿起相机成为一名永川城市变迁的记录者,那年他37岁。摄影于他,更多的是一种爱好。他自己也打趣道,除了摄影,就连最寻常的打牌和下棋他都没有兴趣,似乎也就没什么别的爱好了。不过我想,大概也是内心气质使然,尽管返乡之时,恰逢永川房地产行业冉冉升起,朋友大多建议他投资房地产大赚一把。但他偏偏挑了个冷门的文玩工艺品做发展方向,跟文化物件打交道需要的沉稳和内敛,恰好就符合了他恬淡儒雅的气质。 2008年的永川发展已经是日新月异,2010年的时候更是到了巅峰时期,早前他只是拍摄永川城市化的进程与旧时回忆的对比,因为独特细腻的眼光和别具一格的画面美感,他在摄影圈内开始小有名气。但是真正让他的摄影作品被世人所知晓的,是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他只身一人前往灾区拍摄救援现场,留下了许多感动人心的照片。2009年他再次驱车前往灾区,拍摄下了灾后重建的汶川与之前的满目苍夷做对比,留下了珍贵而又富有意义的图片资料。 在此之后,他抽大量的空余时间拍摄永川这座城市,大量的永川城市风光摄影作品横空出世,期间不但兼任永川五大网站的网络摄影版主,更是从一个摄影爱好者华丽转身加入专业的摄影协会,一举成为中国人像学会会员,重庆市摄影家协会会员,重庆市青年摄影家协会会员和永川区数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2014年,永川成立首批文艺名家工作室,唯一摄影方面工作室更是以他的名字命名成立,就在今年,他的“李林摄影工作室”也完美升级,设备顶级专业,技艺开拓创新,其开创沙龙形式来互学摄影交流,与爱好摄影的朋友互相切磋学习。届时,也期待他们创作出更多的好作品供大家欣赏。 都说把自己的爱好发展成自己的职业那个人就是幸运的,听着他讲述过往的经历,我感叹不已,如果没有坚持的初心又何谈幸运呢?他也说直言:想学好摄影,那就按快门10万次以上,哪怕是个“门外汉”都会变成专业人士。在这个全民自拍的时代,人人都会拍照,但并不可能人人都是摄影师,好的作品不只是当下的潮流时髦,而是历经岁月的沉淀愈发显得弥足珍贵。 采访正是在他的工作室里,灰色的墙面基调,文艺复古的摆件,专业多样的设备,质感细腻的桌椅。阵阵微风从窗口拂进,撩动了桌面上那一株新鲜的绿萝摇曳,还携了一缕杯中花茶浮沉的清香,我顺势望向李林老师,侧逆光下,他微笑依旧,最可谓那双有神的眼睛,仿若白驹过隙,带着你阅尽世间故事......
往期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