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小学校长 王达卫(左三)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孕育了灿若星海的中华文化,素有四大国粹之一的书法,更是中华艺术海洋的璀璨明珠。它源于文字,成于艺术,是华夏儿女的智慧结晶。
为崇尚书法艺术,全国第一所农村“兰亭小学”——永川区兴隆小学校长王达卫20年如一日研习书法,对中国汉字有着深厚的情感和独道的见解。
水墨书香 用书法挖掘育人功能
为了让艺术陪伴全校师生一起成长,对书法情有独钟的王达卫,自担任校长以来,大力挖掘书法的育人功能。他把“笔墨纸砚,梦想童年”作为办学理念,把“点横撇捺竖折钩,水墨书香画春秋”作为校训,把“点滴积累,妙笔生花”作为学风,把“生龙活虎,墨香满园”作为校风,把“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作为教风等等,以此时刻提醒着全校师生需要遵守共同的行为准则。
王达卫常常对老师们说,汉字是有温度的,它是有生命的,做人、做事、治校、办学,都应该像汉字一样,堂堂正正树正气,点横撇捺讲规矩。
特色化办学 打造书法艺术学校
在特色化办学实践中,王达卫以特有的坚韧、顽强的意志和雷厉风行的作风,决心把兴隆小学打造成一所书法艺术特色学校。于是他大刀阔斧的在校园塑造了书圣王羲之的雕像,建设了书法艺术开放书吧、书法作品陈列馆,开辟了书法艺术围墙、书法艺术走廊。
王达卫认为,学校走书法特色办学之路,不是为书法而书法、为特色而特色,而是要在书法艺术培养的过程中,去细细体会每一个汉字的深刻含义。
墨香启智 培养教师良好习惯
在王达卫看来,办书法特色学校,其目的是“以墨香启智,以书道育人”,在书法艺术的潜移默化中启迪智慧、感悟人生。他强调,面对我们神圣的事业,面对每一个求知若渴的孩子,每一个教师都要沉心下来抓教育,认真做好课堂板书、教案书写、作业批改等各个细节,着力培养爱心满满的师风,乐于奉献的人品。
王达卫坚持每周开展一次书法研讨,其目的是规范教师行为,增强每一个教师的责任心、自信心和进取心,让老师们培养坚持不懈、下苦功练真功的良好习惯。
启迪智慧 将书法融入教学
为了让每一个孩子在墨香的浸润中,从小养成“仁、孝、礼、智”等中国传统美德。王达卫倡导全校学生每周两节的书法练习,同时开展了“兰亭艺术节”、“书写核心价值观”、“送春联下乡”、“书写家风”等丰富多彩的书法主题教育活动,让活动寓教于乐、寓书于德,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享受快乐,感悟成长。孩子们在翰墨飘香的校园中,学会了踏实做人、认真做事,懂得了守纪律、讲规矩、知感恩。
将书法融入教学,让书法启迪智慧,引领人生。近年来,兴隆小学通过打造书法特色校园、创建全国“兰亭小学”, 成功地实现了“学校有变化、教师有发展、学生得实惠”的发展目标。学校先后荣获“重庆市书法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基地学校”等荣誉称号。更为难得的是,2012年,永川组织26名选手到重庆市参加书法比赛,其中有25人是兴隆小学的学生。
坚持不懈 用翰墨书香润泽师生心灵
书法不但为孩子们打开了艺术的大门,还让孩子懂得了坚持不懈的道理,并让孩子们学会了做任何事都不要轻易放弃。
“笔墨纸砚,梦想童年”。春去秋来,王达卫一直坚持不懈用浓郁的翰墨书香,润泽全体师生纯洁的心灵。
来源:永川教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