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文伟,永川区民建会二支部主委、永川工商联常委、重庆市永川区商业贸易商会会长、永川第十五届区人大代表、第十四届第十五届区政协委员。就像别人说的,力量越大,责任越大,这些名目繁多的职务并非来自于幸运,而是龙文伟在工作行业中不懈的奋斗,进而得到的殊荣。作为一个“跨时代”的创业者,他身上的诚信、果断、务实,影响了众多行业伙伴,俨然成为了大家信任的行业标杆。
生于计划年代的前瞻者
初见龙文伟,或许是因为矍铄的精神面貌,他看起来有着与实际年龄不太相符的年轻感,但是谈笑间才发现,这个十分“年轻”的商会会长已经切身经历了中国计划经济和市场化经济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
“我其实是大足人,刚工作那会儿在大足粮食局,那个时候还是计划经济时代,我们管理着粮票,后来我辞职之前已经是办公室主任。”可能优秀的人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不堪平庸,志在千里。身处这样一个工作环境之中,所有外人都没办法理解龙文伟辞职创业的做法,“铁饭碗端好了,你出去干什么?”别人的劝告没能撼动龙文伟的想法,因为他早已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
早在1992年,中国的计划经济时代就已经结束,中共十四大明确表示中国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高速运行的车辆要停车并不是一蹴而就,在缓冲了几年之后,社会经济发展有了一些市场规律,龙文伟也发现他身处的单位即将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没有等着时代将他推着前进,龙文伟决定,辞职创业,做这个行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所幸,他的夫人一直陪在身边,跟他一起开启了创业的艰辛道路。
要做永川最好的粮业品牌
辞职创业开始,龙文伟决定从自己熟悉的行业做起。适逢永川川东市场开始招商,半年内免费使用。1995年,“人年轻,胆子大”的夫妻俩一同来到永川实地考察。在那个年代,创业机会不会亏待所有“敢”的创业者。“可能是我的性格原因,我做事情很专一。那些年西藏这些西部地区做房地产非常挣钱,身边也有朋友跟我介绍那边的创业机会,但是我不想参与,我只想做现在这个行业。”而两人自此便在永川落脚,一起从事粮食行业,这一做,就是20几年。
从商贸零售,到自己开设加工厂,到现在做品牌,龙文伟将事业中心放在永川,但眼光早已放到更远的地区。
第一框散装商品米他们放在了永川,那时候他们尚且还有对这个行业前景的疑问,但这个包容的城市给了他们灵感。“我们做零售的时候,就经常有人问我们,有没有什么地方的米,其中有个东北人,到这边之后特别怀念老家的东北米。”一句“想吃家乡米”让龙文伟逐渐明晰了自己的商业定位。他到处寻找合适的品牌大米,逐渐让周围的人产生了一个印象:“要吃什么米就去找龙文伟。”
直到现在,龙伟米业拓宽了米面油一系列产品,引进全国乃至东南亚的粮业品牌商品,甚至还将目光放到了欧洲的小众大米品牌。“就像你想要花生油,那就买鲁花,想吃菜籽油就买红蜻蜓。”龙文伟最期望的就是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产品,树立起他们辛苦培养的龙伟米业品牌形象。
实干,肯干,就没什么不能干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句古今人才融汇而出的名言已经被广大人民认可,也侧面印证了龙文伟几十年工作经历中感悟最深的一句话——天道酬勤。从单位中出来的龙文伟,并没有商人出生的狡猾之感,他身上更多的是契约精神,不胡乱喊价,但也维持着粮食行业薄利多销的基本售价。“人的名誉也好,财力也好,一切一切都来自于你肯干,脚踏实地地去做。”
从工作到家庭教育,龙文伟一直记着天道酬勤这四个字。尽管觉得年轻人有着比自己更丰富的新鲜想法,但在他眼中更重要的依旧是脚踏实地,“孩子开始工作的时候一定要下到基层之中,脚踏实地地做好基层工作,人才不会产生虚无缥缈的错误想法。”
“我现在这个行业,包括搬运工,都亲自上手做过。只要你勤劳肯干,你总会有收获。”不是每一个人都要到达成功的巅峰才值得我们尊敬,龙文伟欣赏每一个用劳动创造价值的人,对总是游手好闲但却用小聪明获取利益的人嗤之以鼻,这看似非黑即白的价值观却深藏着他对劳动者的崇敬,对每一个用双手和勤奋创造价值的人最诚挚的赞赏。
多年来的从业经历,单纯却高质量的行业发展,龙文伟用自己的双手建设出一条康庄大道,在这条路上,他还引领着许多人,让他们也获得了更加美好的生活。专注,单纯,踏实,或许龙文伟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以这三个词为工具,已经给自己“凿”出一个伟岸的行业标杆。不过这对他而言,或许也算不上是多么重要的事情,毕竟“实干兴业,天道才能酬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