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两面锦旗送到永川区中医院胃肠外科,书有“持刀湛术妙手回春,医德高尚温暖人间”的一面,送给胃肠外科主任段军;书有“热情周到,视患如亲”的一面,送给全体护理人员。这正是胃癌患者唐先生及其家人想表达的谢意。 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关于衰老及其引发的病症也越来越多。如何让生活更有质量,让生命更有尊严,永川区中医院胃肠外科在努力尝试。段军说:“医者,就是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的一群人。” 唐先生是胜利路街道萱花路社区居民,出生于1945年,幼时家贫,姐弟5人,他排行老三。在唐先生9岁时,其父因犁田摔断了肋骨,无钱医治早早辞世。从那时起,唐先生开始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1965年,唐先生参加工作。 1966年,他与漂亮能干的胡女士结婚成家,从此生活翻开了新篇章。夫妻俩养育了3个女儿,全家和睦而温馨。他是工作能手,奖状贴满了整面墙。唐先生很节俭,在煤矿上班时,经常吃咸菜、小菜,而舍不得吃肉。但他19岁时开始抽烟,一直喜欢喝酒,退休后一天两顿要喝近1.5公斤白酒。 1992年,唐先生患上肝炎。当年胃部曾有过不舒服,但通常是买点胃药缓解症状就没管了。 2000年,唐先生退休。唐先生是勤快人,平时回家都会帮着妻子干农活儿。 2006年,他因腰椎间盘突出,到重医附属永川医院做了手术。术后医生建议休息了半年,老唐过了3年安稳日子。 2009年2月的一天早上,老唐起床觉得腰疼,无法行走,甚至感觉地上坑坑洼洼。去医院检查,诊断为腰椎滑脱,于是手术打入了钢针,从此他拄拐行走,至今无法弯腰。那段时间,老唐没感觉有胃病,抽烟、喝酒依然没停。 2018年、2019年,唐先生觉得胃不舒服,胃胀,不消化。他服用胃药后有所缓解,但病情反反复复。 2020年2月,老唐胃痛加重,买药服用后缓解,但很快又发作,在多次反复服药之后,仍不愿做检查。直到今年3月,老唐呕吐不止,即使吃少量的饭菜,仍然吐出更多的东西来。这让老伴胡女士觉得奇怪。今年5月中旬,唐先生在其家人陪伴下,来到区中医院肿瘤科。经检查得知,是“胃幽门处”被完全堵塞了。
5月24日,唐先生转到我院胃肠外科。段军回忆,第一次见到患者时,全家都愁眉苦脸。因为确诊胃癌后,他们全家已辗转多家医院咨询了很多医生。但朋友亲戚都劝其家人,别手术了,晚期了,怕切除不掉;75岁了,担心老人下不了手术台……
如果不切除恶性肿瘤,患者很快就会倒下。生活能有质量么?段军在胃肠肿瘤手术方面有丰富经验。“腹腔镜胃癌根治、腹腔镜大肠癌根治术”等手术让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改善。特别是结直肠癌患者,有的患者术后生存达20余年。交流中了解到,唐先生想要活得更开心,不想连累家人,想要生活得更有尊严。 于是,寻找手术指征,需做全面的检查。确定手术后,又围绕术前做准备。组织院内的心内科、呼吸科、麻醉科、营养科等多学科会诊。做好充分准备后,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历经数小时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切开胃发现,幽门处被堵死了,没办法消化和吸收。后期治疗中,在医护人员无微不至精心治疗和护理下老唐逐渐康复。他从卧床不起到慢慢坐立,到能下床,最后慢慢行走,终于获得了重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7月3日,唐先生康复出院。之后的日子,隔三差五医生和护士都给患者家属打电话询问其生活饮食、起居,交代注意事项,有时家属也给医生电话询问一些注意事项。 近日,唐先生的妻子及女儿满脸笑容地送来两面锦旗,全体医务人员都觉得欣慰并觉得这是对工作的肯定和鼓励。段军表示:“在今年的行医过程中将一如既往,给患者更多的关爱和照顾,更加努力地钻研医术,成为一名更优秀的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