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腹泻多数有轮状病毒感染所致,因多发生在秋冬季(9-11月),故通常称为“秋季腹泻”。发病年龄以6个月至2岁多见。 1、起病急,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状,如咳嗽、鼻塞、流涕、发热等症状,病初1-2天常发生呕吐,随后出现腹泻的症状,潜伏期通常为2-3天。 2、大便次数增多,排黄色水样便(蛋花样),无黏液及脓血,量多,一般5-10次/天,重者超过20次/天。 3、腹泻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如口渴明显,尿量减少,烦躁不安。 1、患儿腹泻症状严重者,如伴有高烧、吐泻频繁、合并脱水现象时应及时到医院治疗,重点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及脱水情况,多注意其大便量,前囟、眼窝的凹陷与否。 2、对于病情不重的患儿,可先适当禁食(一般8-12小时),同时给予口服补液盐,对症服用止泻药、肠粘膜保护药(如蒙脱石散)以及恢复肠道生态平衡药。 3、应选择也容易消化的食物,进食须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循序渐进。 4、保持肛门清洁,即使更换尿布,适当使用护臀膏,才能有效的避免红臀。 1、关键是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2、引导患儿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不喝生水、不乱吃不洁净的食物。 3、对宝宝的饮食用具,如奶瓶、汤勺等,在每次使用前后都应该用开水洗烫,最好每天煮沸一次消毒。 4、宝宝的玩具也应该经常消毒。 5、保持家居环境的清洁,不留卫生死角,每日开窗通风。 6、平时需要增强宝宝的自身免疫力,避免感染各种疾病来袭。 7、避免带宝宝去人多的公共场所或病儿集中的医疗场所,不要接触患有腹泻的宝宝,避免交叉传染。 8、多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保持充足的睡眠和均衡的营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