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下午,“共舞长江经济带·看高质量发展”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永川。 在采访活动中,人民网、中国网、中国日报网、重庆日报、融媒体新闻中心、华龙网等17家重点新闻网站来到永川,深入重庆云谷·永川大数据产业园、临江河流域治理工程施工现场,对我区近年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新变化、新成效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示报道。
永川是国家第二批智慧城市试点城市、重庆市信息惠民试点、首批大数据试点区域。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节点、主城都市区战略支点,如今永川依托重庆云谷·永川大数据产业园,正抢抓全国、全市大数据智能化产业发展机遇,加快建设成渝中部数字经济集聚区。
重庆云谷·永川大数据产业园已建成产业楼宇近70万平方米,形成“一园四区”产业布局,聚集企业365家,构建起服务外包、软件信息、数据处理、数字内容和电子商务等多领域协同发展的数字经济产业体系,建成座席近10000个,从业人员达14000人,在2019年实现营收244.7亿元。
▲重庆云谷·永川大数据产业园
▲永川区大数据产业园
▲永川区大数据产业云招商活动
▲达瓦未来(重庆)影像科技有限公司拥有全国最大的动作捕捉摄影棚
今年受疫情冲击,一些传统行业产业遭受重创,而在线教育、电子商务等线上新兴产业在危机中赢得发展。国家新产业布局加速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迎来发展新机遇。永川顺势而为,抢抓机遇引进龙头企业、补链成群集聚新兴产业,推动数字经济升级发展。今年1至8月,重庆云谷·大数据产业园新引进阿里巴巴、中关村软件园、博彦科技、影视产业服务中心等项目60个,实现营收169亿元。
▲采访团在大数据产业园
▲采访团在大数据产业园 永川是长江入渝第一站,临江河是长江的一级支流,是永川人民的母亲河。全长100公里(永川段88公里),流域面积655平方公里,流经13个镇街54个村居,在城区三条支流汇聚穿城而过,形如篆文“永”字,永川因而得名。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沿岸产业发展、人口不断集聚,污染因素逐步累积,使得临江河流域水质逐步由清变浊,成为了黑臭水体,老百姓怨声载道。虽然五年前开展了一次大整治,但治理后又出现反弹,治理临江河,拯救母亲河,成为永川人民的一块心病。2017年初,区委、区政府下决心开展临江河综合治理,于2017年3月8日举行启动仪式,正式拉开治理序幕。这是永川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投资最多、治污最彻底的一次水环境治理。
▲兴龙湖航拍美景
▲兴龙湖公园
永川临江河综合治理工程投入资金19.2亿元,新建城乡污水管网330余公里,维修和雨污分流改造城区污水管网704公里,新建、提标改造污水处理厂(站)78座,持续开展8项专项整治,治理各类污染源43302处,实施城区河道生态修复18.7万平方米,坚持1013公里河道常态化清漂,建立4项长效监管机制。
现在,全区各流域水质得到明显改善,临江河流域城区段消除了黑臭水体,小安溪、九龙河流域出境断面水质逐步提升。全区水污染治理取得显著成效,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日益增强。
▲采访团在兴龙湖公园
▲兴龙湖公园湖水清澈,水草清晰可见
兴龙湖通过“水下生态修复”技术,让水体拥有自净能力。水面下种植着沉水植物,能够对环境起到净化作用;同时,水下的鱼、虾及各类微生物组成了水下生态修复系统,让水体拥有自净的能力,水质也会愈来愈好。
据悉,为深入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央网信办2017年启动“共舞长江经济带”网络主题活动,至今已连续举办四届,今年活动主题聚焦“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