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改善空气环境质量,永川区制定落实污染防治攻坚战(2018-2020)工作方案,以控制机动车尾气、扬尘、工业和生活污染,提升现代化防治能力为重点,每天精准调度落实防控措施,取得明显成效。
2020年,永川区空气质量符合优良标准的天数达334天,“优”天数达到148天,是2010年以来最高水平,空气中PM2.5年均浓度比2017年下降43.4%,达到30微克/立方米,O3浓度下降13.1%,无重污染天气。 01 严格执行国家在用机动车排放检验新标准和国六新车标准,淘汰黄标车、老旧车1244辆,更新淘汰柴油车764辆,超额完成目标任务;每年开展机动车排气路检2000辆以上;全区出租车、331辆公交车全部使用清洁能源,建成公用充电桩及公交车专用充电桩388个。 大力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工业设施升级改造,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全面禁止新建20蒸吨/小时及以下的燃煤锅炉;完成7家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2个堆场完成密封建设、1家企业燃煤锅炉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完成12台燃煤锅炉煤改清任务,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21.4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1.4%。 严格落实扬尘控制十项强制规定,全区建筑工地全面实行“红黄绿”标志分类动态管控,严控道路扬尘、施工扬尘。城区道路机扫率维持在90%以上,创建扬尘示范道路、工地各30处。 建立落实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管理制度,专项治理385家餐馆,规范取缔、整治露天烧烤、露天焚烧2000余件,高污染燃料禁燃区面积由12.3平方公里扩至22.9平方公里。 与川渝毗邻区县签订《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协议》,联防联控联治区域间大气污染。建成永川区大气网格化监测平台,布点16套高空瞭望系统和监测微站,通过物联多源数据和全时监控预警油烟、露天焚烧、企业污染防治设施等运行情况,全时掌握空气环境变化,为打好“蓝天”保卫战提供精准能力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