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盘加推资讯
中交·世通国际
查看: 4150|回复: 1

重庆两会 | 用好“建治管改”四字诀,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复制链接]

411

主题

435

帖子

585

积分

圆转纯熟

Rank: 2

积分
585
发表于 2021-2-8 15:3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重庆

152953jdxw9dln9rqllxz9.jpeg

152954tue9e76e6eelegef.png
2021年1月21日,《公民报》第十版刊发了文章(用好“建治管改”四字诀,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152954q676shf6sulffprh.png

2018年,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打响。三年来,重庆全市上下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统筹“建、治、改、管”,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152955q8z0dx38mmhr11dq.jpeg
秦建 摄





加快补齐环保设施短板


152955vdiaybar65ay58i6.png




新盛河清水潺潺,蜿蜒流淌。河畔,梁平新盛镇污水处理厂每天能为新盛河提供近千立方米的补水。去年6月底,新盛镇污水处理厂完成了技改项目建设,设计处理能力提升至每天1000立方米,处理工艺也变更为A2O+深度化学处理,出水水质由一级B标提升至一级A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52955u3rwc5thvzzr0hrv.png


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很大程度上与环保设施建设缺口大、欠账多有直接关系。为此,重庆从污水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置等方面着手,加快补齐设施短板,夯实污染防治基础。


 
污水处理
152956qrzrl5a01x1j3w21.png
俯瞰梁平区新盛镇污水处理厂。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张质 摄


三年来,重庆着力推进城乡生活污水处理厂新改扩建和提标改造,新改扩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18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60万吨/天;全市80座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全部执行一级A标排放,总体处理能力达到约459万吨/天;完成400座乡镇污水处理设施技术改造,大力推进城乡污水管网建设,新建城乡污水管网7800公里。



 
固体废弃物处置


152956yu5aoff6cbrbwy36.jpeg


“吃”进废旧电器,“吐”出各类资源——每天,五六千台废旧电器会被拉到重庆市中天电子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这里每天拆解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约140吨,全年回收废旧电器152万台,处理量达到4万吨,产值达2.6亿元。妥善处置固体废物事关环境安全和经济发展,是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固体废物的收集、集中处置量也呈现持续增长。



 
危险废物


2018 年 11 月,重庆印发了《重庆市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布局规划(2018-2022年)》,对全市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的目标、布局、规模、任务等进行了统筹规划。


位于梁平工业园区的重庆诺天环境治理有限公司就是近年来重庆新建成的两个医疗废物集中处置项目之一,负责梁平、云阳、城口三个区县的医疗废物收集处置工作,日均处理量为2.7吨


152957vc1h7fo6iu1olyt7.png


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有危险废物经营单位84家,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232万吨,较2017年分别新增21家、100万吨;新建一般工业固废填埋场6个,黔江、永川、酉阳、万州、荣昌等区县新增一般工业固废处置能力1254.67万立方米。





152957x2vpzqs2a5sbiqvk.png




聚焦突出环境问题精准攻坚


152957sgh470m0mew1471e.png




三年来,重庆聚焦水、大气、土壤等关键领域,切实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152958byxx83lpz9xp1t8p.jpeg

执法、监测人员徒步排查排污口。新华网 马天龙 摄


市生态环境局专门组建重点流域监督指导组,累计组织超6000人次开展重点流域巡查检查,并建立不达标重点河流日分析、周评判、月调度工作机制,每天分析自动站水质波动情况,每周结合日常巡查评判流域水质变化趋势,每月调度流域综合治理进展、评估流域整治成效,针对性提出解决措施。


截至2020年底,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为优,重庆42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首次达到100%,优于国家考核目标4.8个百分点,较2017年上升9.5个百分点。此外,重庆105个市考断面水质达标比例、消除长江支流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比例、消除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比例均达到100%


 
大气


152958wx4u9xfoa9zfikqg.jpeg
在北碚区蔡家工业园区内,重庆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总队执法人员向航(左)和邓礼宾(右),正准备对一家企业的大气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进行检查。


三年来,重庆全市上下通力协作,突出科学治污、精准治污、依法治污,深入实施“蓝天行动”,着力实施“四控两增”措施,下大力气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以深度治理为重点控制工业污染。累计补助中央和市级资金6.8亿元,完成13台564万千瓦燃煤火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700余家重点企业和 8000 余家“中小微”企业综合整治、800余家工业炉窑废气治理升级改造等。以整治柴油货车为重点控制交通污染。


三年来,累计淘汰治理客货运柴油车6.6万辆,推广纯电动汽车5.1万余辆,中心城区限制行驶国三及以下柴油货车和国一及以下汽油车。此外,以分级管控城市扬尘为重点控制扬尘污染,以整治餐饮油烟为重点控制生活污染,以精准管控为重点增强监管能力,以大数据智能化为重点增强科研能力。


截至2020年底,重庆市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33天,其中优的天数为135天。与2017年相比,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增加30天,优的天数增加37天。PM2.5浓度从2017年的45微克/立方米下降至2020年的33微克/立方米,首次达到国家标准。自2013年执行空气质量评价新标准以来,六项评价指标首次实现全部达标



 
土壤
152958sd1ppvs6ypmzs251.jpeg
高小华 摄


为确保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安全,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重庆持续推进实施“土十条”,全市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在加强建设用地风险管控和修复,保障人居环境安全方面,重庆市建立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制度,将118块污染地块动态更新至名录,其中 39 块已完成修复移出名录。各区县均建立了疑似污染地块清单,将地块纳入全国污染地块管理系统进行监管。


在农用地方面,重庆在印发《重庆市耕地土壤环境类别划分工作方案》、编制《重庆市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实施方案》的基础上,明确了市级统一组织划分、区县进行边界核实的工作机制,下达了各区县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具体任务。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任务量的95%以上。


目前,全市27个尾矿库已完成26个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25个污染防治方案编制,除 2 个无需治理外,其余 25 个基本完成环境整治,未发生因尾矿库引发的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


深入推进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聚焦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活污水治理、黑臭水体整治、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重点任务,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


三年间,完成1200个行政村环境综合整治、180万头生猪当量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累计建成1600余座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基本实现农村常住人口1000人以上的聚居点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4%。





152959y9ddhkkkhpz9g9kz.png




严守生态红线强化全程环境监管
152959evf3e1fe83q8e3wp.png




2020年9月10日0时,三峡水库2020年汛末175米试验性蓄水正式启动。如今,长江三峡重庆库区已由当初的移民搬迁“大工地”变成了山清水秀的“大公园”。


152959rzi28rnx62flzlx1.gif
153000efo3yxxy6xgs6x6s.jpeg
袁志强 摄


为守护一江碧水、两岸青山,重庆划定了2.04 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 24.82%的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区,将国家级和省级禁止开发区域,具有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要生态功能的区域,以及水土流失、石漠化等生态敏感脆弱区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实现了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


在产业环境准入、重点污染源监测、生态环境风险防范等方面,重庆建立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管理体系,不断强化监管程序的法制化、规范化、程序化、透明化,持续改善监管效能和效率,始终将科学性和专业化水平贯穿于环境管理的全过程。


153000w8bjl2faqbil6af8.gif


近年来,重庆严格执行产业禁投清单,严控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线“1 公里”“5 公里”两条空间红线,禁止在长江、嘉陵江、乌江岸线1公里范围内布局新建重化工、纸浆制造、印染等存在环境风险的项目,5公里范围内坚决禁止新布局工业园区,从严审批产生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新建和改扩建项目,严控新增污染物排放,严控过剩产能,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严格化工、涉重、涉危、造纸、印染、火电等高污染、高排放和资源性项目环评文件审批,严守生态安全“生命线”。


不仅如此,重庆还在全国率先发布了《关于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制定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实施意见》。日前,重庆“三线一单”智检服务系统也已正式上线运行,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153001mevzpb87vvvf3fvz.gif


2020年7月31日,重庆完成固定污染源最后一张排污许可证核发,提前两个月实现“全覆盖”,总体进度与陕西、湖南等5省并列全国第1位。


按照国家关于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清理整顿和发证登记的统一部署,重庆坚持调度和帮扶并举,努力实现质量和效率双优。一方面强化部门沟通,协调工商、电力、税务等部门收集共享数据7万余条,校核增补企业清单1.49万余条,夯实了“全覆盖”的数据基础。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区(县)两级行政架构的体制优势,“一竿子插到底”,市级层面全面统筹、把握方向,区县层面具体执行、狠抓落实。


153001go72uo2rlfulpm75.gif


大数据的应用,强化了在线监管,让污染无处可逃。重庆大气环境大数据系统可全面汇聚全市73个空气自动监测站点实时监测数据,动态更新未来5-7天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预警数据、近5万家涉气污染源数据,初步实现6000余万条数据动态管控。


此外,重庆水环境大数据系统全面汇集了全市114条河流水质监测数据,每天动态更新重点流域水质预测预报预警数据、近 3 万个涉水污染源数据,初步实现用 1400 余万条数据为流域画像。





153001wmromoj2pf9zaaof.png




加快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153002oenhw3nc35ax5ecu.png




去年9月8日,重庆市南川区南平镇木渡河,20.5万尾中华倒刺鲃、长吻鮠等鱼苗被增殖放流。这是南川区先锋氧化铝有限公司在赤泥输送管道发生泄漏污染环境之后,实施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措施之一。


先锋氧化铝有限公司此举,是其与市生态环境局签订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协议被渝北区人民法院裁定有效后实施的。由此,我市市级部门首次联合办案共同追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得到司法确认,这也是重庆首例同时追究水生态环境损害和鱼类资源损失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


153002aond1crrgcnenkcc.jpeg
案例:2020年6月5日,嘉陵江合川段重庆检察机关渔业生态修复司法保护示范基地,两件非法捕捞案件当事人按照公益诉讼中确定的修复方案买来的二十余万尾鱼苗,被投放到嘉陵江中。龙帆 摄


153002ns58gx608b8mrb8r.gif


近年来,重庆以“环境有价、损害担责”为基本原则,以修复受损生态环境为主要目的,以“赔偿到位、修复有效”为制度建设目标,建立健全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试行以来,重庆市大力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例实践,大胆探索,积极创新,构建了实施方案和配套的事件报告、鉴定评估、赔偿磋商、损害修复、资金管理、信息公开、司法衔接等“1+12”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框架,建立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专家支持机制、联合指导机制、动态管理机制、司法衔接机制,助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在重庆落地见效。


截至目前,重庆市共办理赔偿案件296 件,赔偿金额共计1.46亿元,累计修复土壤22.6万平方米、林地52.3万平方米、矿山11.9万平方米,增殖放流鱼苗160余万尾。


153003tdpqgnqhdaoxf3eh.gif


“上游的水质变好了,就由下游补偿上游;上游的水质变差了,那就得由上游补偿下游。”最近,围绕涪江支流小安溪流域的水环境保护,合川和铜梁这两个区“较上劲”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为维护流域生态环境安全,地处小安溪上游的铜梁区以及下游的合川区打破传统局部水污染治理局限,以流域污染防治为重点,签约建立了小安溪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机制。


表面看似“掰手腕”的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实质却是两区联手改善流域生态环境的相互激励;对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巧妙运用,形成了争相改善各自辖区生态环境的促进机制,这正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达成的目的。


市政府印发的《重庆市建立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施方案(试行)》,建立了“谁污染、谁补偿,谁保护、谁受益”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激励约束机制。


153003yg0igmckgci0m1om.gif


截至2018年11月,市域内流域面积500平方公里以上且流经2个及以上区县的19条次级河流,涉及的33个区县全部签订生态补偿协议,提前两年完成原计划2020年底前实现补偿机制全覆盖的目标任务。依据相关补偿协议清算,截至2020年底,市财政和流域相关区县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受偿)资金共达9691.8万元。


作为我国第一个体现“绿色税制”的主体税种,环境保护税自2018年开征以来,通过正向引导和反向倒逼,让绿色发展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2018年至2020年9月,重庆市已为环保纳税人减免环保税3.5亿元。


153004ups0g6pbtvgcyrzz.gif


重庆理文造纸公司坐落于永川区朱坨镇,离长江较近。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废水和废气,如果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近年来,企业先后投入超过10亿元资金,优化生产流程和工艺,随着中水回用、废气收集等一批环保设施相继建成,污染物排放大幅降低,企业缴纳的环境保护税也逐年降低,2019 年缴纳 473 万元,同比下降近50%。


“通过设备升级,节能减排,不但有利于改善长江生态,也推动了企业自身发展,实现了社会,经济效益双赢。”重庆理文造纸有限公司行政经理黄志聪告诉记者。





153004n09ix9ocibvdojfx.png

153004wbng9s37bppqxomq.jpeg

来源丨市生态环境局宣教国合处(丁凤然)
环保24小时热线:49584710

153005borsm33esvpvvzye.jpeg


37

主题

7029

帖子

8925

积分

亲子VIP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925
发表于 2021-2-8 21:09: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重庆
要珍惜现在的环境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