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6日是第14个“全国疟疾日”。为促进社会和公众在防控输入性新冠肺炎的同时,提高防控输入性疟疾意识,今年“全国疟疾日”宣传主题确定为“防止输入再传播,巩固消除疟疾成果”。
答:疟疾是经蚊子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老百姓又把它叫做“冷热病”、“打摆子”。 答:得了疟疾以后最主要的症状是发冷,并且发抖得很厉害,大约持续几分钟左右就开始发高烧了,体温可以高达40℃,大约经过了3到4小时以后就出大汗,体温逐渐下降到正常,这个过程可反复循环。此外,病人常常感到无力、疲乏、不想吃东西,头晕、背部四肢酸痛。若是小孩,有时可出现抽风。重症疟疾病人还可出现昏迷、说胡话、脖子硬、甚至危及生命。 答:蚊子叮咬过患疟疾的病人和带疟原虫的人后再叮咬健康人就会传播疟疾。外来务工的朋友们因生活条件的限制,更容易受到蚊子的叮咬。儿童和孕妇因自身免疫力差,更容易感染,危险性也就更大。
答:到河谷地带从事经济作物开发的青壮年、住在田棚或到森林里从事野外作业的人员、从无疟区到疟区打工的民工、出入边境留宿人员等均属于高风险人群,最容易感染疟疾。 答:疟疾是通过蚊子传播的,要防止染上疟疾,最重要的是做好防蚊灭蚊。个人要做好家庭内的灭蚊,包括用杀虫剂喷洒灭蚊和清除蚊子的孳生地。同时,也要做好防蚊的措施:例如睡觉要挂好蚊帐,避免在野外露宿,有条件的也可以安装纱门纱窗,使用低毒杀虫剂浸泡蚊帐驱蚊防蚊等。 清除居住地和工作场地周围环境中的垃圾、杂草、填平污水坑;瓶、罐、水缸等易积水的器具要倒空,或加盖,以消除蚊子的栖息地;必要时还要配合当地医务人员在生活或工作环境中喷洒灭蚊虫药。把门窗关严后,家人走出,喷洒或烧熏灭蚊虫药,半小时后再通风,可杀灭家中的所有蚊虫。这些药物必须去正规的药店和商店购买。
如果要去疟疾流行的地区和国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疟药物。 居室要安纱门、纱窗,并随手关纱门,以防蚊子进入。平时可以点蚊香、灭蚊片等来驱蚊。晚上睡觉时放下蚊帐,还应注意避免身体紧贴蚊帐。野外作业和傍晚外出时最好穿上长袖衣裤,裸露部分涂上驱蚊剂。最好不要在室外露宿;如在室(野)外露宿要挂好蚊帐。
如果你的居住地或工作地有人得了疟疾,你一定要听从当地医护人员的指导,主动配合采取各种防治措施。得了疟疾,要马上到正规医院让医生进行正规治疗。
答:目前全球已知大约3500种蚊子,被分为按蚊、库蚊和巨蚊三个亚科,其中只有按蚊亚科的按蚊属的40种按蚊被认为是重要的疟疾媒介。
全球92%的疟疾病例发生在非洲;5%的病例发生在东南亚;其余3%的病例分布在全球其它地区。而非洲和东南亚正是按蚊种类和数量最丰富的地区。疟疾防制工作仍不容松懈,尽管中华按蚊媒介能量比较低,但疟疾是一种传播快,易反复的虫媒传染病,近年来,本地人群出国务工的数量日益增多,特别是到非洲、东南亚等疟疾流行区的人群已成为重要的传染源;在媒介尚未消灭时期,仍然不能麻痹大意,应提高警惕。
答:如果患了疟疾,应尽快去正规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服食抗疟药进行治疗。疟疾是一种很容易复发的疾病,在治好后,要间隔一段时间进行抗复发治疗。如果出现复发,应迅速进行根治。
答:轻则延长病程并引起贫血,重则发展为重症疟疾引起死亡。 答:一般至少要服5~8天,否则疟原虫会残存在体内,造成日后的复发,所以患疟疾后一定要按医生的嘱咐,服完全部疗程的药才能有效地治疗疟疾。
1.疟疾是一种可防可治的寄生虫病。 2.疟疾是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的。 3.疟疾的主要症状是发冷、发热、出汗。 4.预防疟疾的关键措施是睡觉时使用蚊帐、户外活动时穿长袖长裤、抹驱蚊剂等。 5.非洲、东南亚、中南美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是疟疾高度流行区。 巩固疟疾消除成果需要靠大家共同努力 及时发现、报告、诊断和治疗 输入性疟疾病例 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 是实现巩固疟疾消除成果的关键 大家一起加油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