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山林,安徽六安人,现任重庆午三临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永川安徽商会常务副会长。 孟子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中国人自古便有守望相助的慈善传承,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慈善和公益逐渐成为企业或企业家的必修课。 但王山林做公益的方式很特别,他拒绝挥舞着钞票博取眼球和关注。历年来,他更愿意隐藏在幕后,用超乎寻常的耐心,和他帮扶的孤儿、留守儿童、有生理或心理缺陷的儿童谈心,分享人生体验。他有足够的底气开展这类话题,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王山林和这些孩子心连着心,同呼吸、共命运。 1978年,大别山深深的褶皱里,王山林出生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幼失怙恃,3岁那年被一对近乎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夫妇收养,从小就得学会对抗寒冷、饥饿和病痛。
他要和因为交不起学杂费把他拒之门外的学校打游击;他要骑着借来的自行车前往河南做农活;最难熬的时光,他甚至端着布满缺口的破碗乞讨果腹……
一直到年满18岁应征入伍,王山林才迎来命运的转折点。 山东泰安某特种部队,这个瘦弱的孩子练就强壮的体格,这个从未接受系统教育的孩子夯实了文化基础,这个饱爱白眼的孩子收获满满的关怀,这个孤僻自卑的孩子打开封闭的内心。
20年后谈及对部队的感激之情,王山林庄重虔诚,用“恩同再造”来概括三年军旅生涯。
这也是王山林做慈善的初衷,他要把这份温暖传递下去。艰苦的童年、丰富的人生阅历把王山林塑造成一个坚强独立、乐观豁达的人,对责任与使命、奉献与担当,王山林已经形成独特的认知。 退役后王山林被分配到江苏,进入公安系统工作,然而为了帮助更多的人,他毅然放弃铁饭碗,下海经商。
2001年,王山林作为扬子江药业的业务员,在川渝一带从事销售工作,因为性格坚韧顽强,王山林的事业做得风生水起,从业务员、办事处主任,一路做到区域经理、分公司负责人。期间在成都开过医药公司,因缺乏经验,对政策把握不准确,公司倒闭。
09年来永川发展,王山林开过酒店和酒行,做过各种创业尝试;2012年人生第四次创业,王山林创立重庆午三临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从事医药健康产品销售和进出口贸易,公司业绩蒸蒸日上。 不论在事业的低谷和高潮,王山林一直坚持做慈善,坚持与永川区团委、教育部门、校园和街道办(乡镇)合作,针对孤儿、缺陷儿童、留守儿童精准帮扶。2016年,王山林的帮扶对象有12名儿童,除了提供学习用品、生活日用品,学杂费等,还有重要的一对一的心理疏导。孩子们都很喜欢这个充满耐心、声音温和、笑容真诚的王叔叔。职场上王山林杀伐果断,心如磐石,但是在孩子们面前,他永远温润如玉。 这一路走来,王山林每每有感于个人力量的微不足道,于是联合企业合作伙伴和社会爱心人士成立“530商学院”,为孤儿、特殊儿童、留守儿童提供心理疏导,对特殊人群提供就业培训,并安排就业。 商海沉浮多年,王山林自然明白,合法经营,创造财富、依法纳税、解决就业、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通过技术创新推动社会发展,这才是企业最大的社会责任。但如果把企业创新和慈善事业融为一体,又将焕发出怎样的活力呢?“530商学院”便是这样一个创新尝试,一切都源自于王山林的战略慈善思维。 目前,王山林计划联合创办一家集中药研发中心、种植和生产基地于一体的中药企业,并且与530商学院深度结合。他看好中医药的市场潜力,希望藉此帮助更多的人。
王山林今年不到四十岁,正值年富力强,期待他再一次创造奇迹。 后记:创业川渝,扎根永川,作为外地人在永川打拼的成功典范,王山林算得上半个永川人。他的人生故事、创业历程、慈善之路,时常见诸报端,毋庸赘述。本文如果能多感动一个人,多改变一个人,那也是功德无量之事。
【永川人的故事】18期 领风文化蒋岚:永川公交移动多媒体创始人和掌舵者
|